米勒與巴比松學派的特展即將於5月1日結束
趁著陽光大好
春暖花開
我獨自一人在2011/04/08上午
來到中正紀念館
迫不及待的要來享受
這片美麗的田園美景
從捷運站出來
穿過這片幽靜的綠蔭
我要到第一展廳去朝聖
林邊 綠地
插滿了文宣的旗幟
美麗的羊群
呼喚著喜歡田園鄉村的同好
一起來追逐田園鄉村土地之熱忱
巴比松學派是唯一最早成為風景畫的流派
他們認為大自然是不可侵犯的
大地是人類萬物的母親
他們尊重大地萬物
每位畫家都以大自然為主題
具有絕對獨立的創作精神
畫風界於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之間
此次展覽
共有180幅作品參加展出
分為四大主題
一、農民
二、神話與異國風景
三、森林與田園
四、放牧
所有作品都以農村大地為主要元素
其中以金屬蝕刻占多數
作品中最小幅的
面積只有
5.7 X 8.2 CM
最大幅的
面積為
54.9 X 79.9 CM
本次展覽
號稱《巴比松七星》的七人
加上《巴比松之師》的柯洛
作品全在裡面
真是大大的滿足
所謂《巴比松七星》乃
胡梭 米勒 杜培 迪亞茲
特華雍 多比尼 賈克等七人
其中以米勒最具知名度與代表性
艾蜜 . 賈克畫量最大
而他畫的羊群
栩栩如生
有《羊群之拉斐爾》稱號
現場看畫
真以為羊群就在眼前
這幅是迪亞茲的《吉普賽人》
金屬蝕刻
17.5 X 14.2 CM
流暢的線條與精緻的畫功
讓人品味其筆下細膩質樸的人文風采
牧者與羊群
尚 . 費迪南德 . 薩紐的作品
41.5 X 32.4 CM
運用畫筆表現大自然壯麗的景色和生命的內在
描繪山川溪流
森林大地
農舍動物的田園生活
畫中依稀可見其主觀的情感
東方異國風景
路易 . 弗朗索瓦 . 法蘭西斯的作品
以東南亞的農村風景為主題
黃昏的大地倒影
緩緩流過的溪河
純粹表現大自然的景觀
毫不做作
迪亞茲的《林中仙女》
14.0 X 22.3 CM
森林中的神話人物
鮮活的表情
美麗的自然景觀
這些出生於1814 年前後的巴比松學派畫家
由於成長於社會快速轉型的變動社會
普遍出生於中下層階級
均非正統學院派出生
畫風自然
不受拘束
各個都將自己的熱忱率直的表現在畫紙上
對於這些出生在1814 年前後的巴比松學派畫家
他們在一二百年前
對大自然率直的敬重表現
留給我們無限的景仰
一二百年前
似乎沒那麼遙遠
他們在畫裡面流露的詩意與情感
與日月同在
深信這些19 世紀的無名畫家
他們的靈魂將穿越百餘年的時空
把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情
紮紮實實的傳到我們心理
走一趟巴比松畫展
你會瞭解我說的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