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360 餘年
險遭火焚的黃公望晚年巨作
富春山居圖
終於在許多有心人的努力下
由浙江博物館收藏的前段
剩山圖
與台北故宮現存的後段
無用師卷
兩圖首次合璧
自2011/06/02起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大氣展出
比起民間主辦的藝文展覽
160 元的門票
顯然親民多了
退休的公務員
更有免購門票的優惠
山水合璧
剩山圖 + 無用師卷
浙江博物館 + 台北故宮博物院
偉大的山水合璧
文人畫的代表作
驚豔展出
富春山居圖長卷
360年的等待
終於
結合了
黃公望
1269~1354
享壽八十六
本姓陸
江蘇常熟人
自幼家貧 父母無力撫養
由九十高齡老翁黃樂領養
黃樂很高興
見人就說
黃公望子久矣
於是
這孩子就成了元代畫界巨擘
黃公望
字子久
晚年自號大癡
是元代四大家之首
八十歲作此圖
經歷生命的沉浮起落
閱盡人世的滄桑
愛恨恩怨
猶如船過無痕
因此
可以完成這樣靜觀面前
平靜無波的風景
富春江在中國的文化歷史上
擁有許多悲愴感人的長久故事
這些故事
一點一滴
都累積成為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長卷中
不可分割的心靈風景
一葉舟輕
鷺點煙汀
沙溪急
霜溪冷
月溪明
董其昌在卷首的題跋
其實
一幅名畫
輾轉相傳
收藏者
往往基於喜愛
在卷中親自或請人題跋或用印
有些
還真的損毀了原作的精神
卷尾
黃公望先生在至正七年的題跋
時年八十
元順宗至正十四年
大癡文人去世
葬於故里
享年八十六
回首一路走過來的蕭瑟之處
也無風雨
也無晴
愛恨一事
只是自己的無謂執著吧
琳琅滿目的印戳
重覆著收藏者滿心的讚嘆
與竊竊的喜悅
也或許
反應出收藏者
不為人知的自豪吧
蔣勳導讀的文字中
穿越時空
追隨大癡先生的腳步
在富春江畔
找到他的故事源頭
讓我們得以隨著富春江的水
緩緩流過
帶著所有歷史的哭與笑
反芻從前
富春江邊
古今多少文人雅士
都來過這裡
他門
或許得意
或許失意
或許逃避環境
或許自我放逐
每個人
在此地
都有不同的領悟與緣份
各自寫下了不同的生命故事
我與姚姚
循著長長的隊伍
排了75分鐘
才得以親睹此幅360年來
首度合璧的山水名畫
人略疲
精神卻是抖擻的
心靈是深深的感動著
姚姚非常懂畫
尤其是國畫
與她同行
我可隨時發問請纓
受惠不少
腳酸了
心靈卻飽滿了
想到富春江上的
嚴子陵釣台
與
謝翱的哭台
雲山蒼蒼
江水泱泱
富春江畔的旖旎感人故事
全由八十高齡的黃公望山水長卷
做了個完美無暇的總結
彷彿大樂章的
漂亮休止符
總是讓空氣擬結在
繞樑三日的讚嘆中
謝謝妳
我的好友
美麗的邀約
讓我有了充實愉悅的一天
同遊富春江畔
共享大癡文人的不朽風采
我的心情
會因此浸淫在美麗的山川江畔
好久
好久
謝謝妳
姚姚
歡迎欣賞蔣勳導覽的影片
http://www.trend.org/event/2011gw_huang/live.html
此段影片由sasa的回應中取得